反向力量︱沒有市場反而就是市場

什麼是反向力量?

當新公司採用新、較優的經營賺錢模式,

而領先者預期既有事業將受到的傷害(附帶損失),

不跟進新創的商業模式,

最後決定不仿效新的事業模式。

新的經營模式與生產模式乍聽下有些類似,

經營模式包括:上游廠商(購買原料)、製造產品或提供服務、提供給客戶(產品或服務)

生產模式則是:經營模式的其中一個活動。

領先者為何不跟進?

通常在該領域的領先者都是大公司,

大公司的本身有賺錢的事業,

若要考慮康創新事業,

考慮的面向多,

所以經營決策比較謹慎、保守。

例如:

上述提到附帶損失,。

相對的,

同領域的新創公司,

因為是處在公司草創期,

雖然公司營運很艱辛,

但公司營運策略較靈活,

可以嘗試的策略較多。

附帶損失

為什麼領先者部複製新進競爭者的經營模式?

因為跟進新的經營模式,

會造成既有事業的損失。

附帶損失的種類

當領先者考慮是否要跟進新的經營模式時,

考慮流程如下:

把新的經營模式做為獨立事業,預期報酬吸引人嗎?

不是:不投資(非反向定位);

是的:確認預期報酬值得投資,則有下一個問題

使用新的經營方事後,與舊有事業結合後的淨值?

負值:代表新方法經營不但不賺錢,反而會影響舊有事業。所以不投資(反向定位:擠牛奶);

正值:代表新事業可以賺錢,最後要考慮的是?

有其他因素影響嗎?

無:沒有其他因素影響,可以繼續投資。

代理問題:不投資(反向定位:飯碗問題);

認知偏誤:不投資(反向定位:歷史的奴隸)。

簡單說,

附帶損失發在領先者(上位者)執行挑戰者的新創經營方式時所造成的損失;

也就是,

領先者(上位者)的附帶損失=挑戰者的反向定位

反向力量的種類

當領先者不願意使用新創經營方式時,挑戰者就有機可乘使用時,

這就是「反向定位」。

反向力量的種類如下:

擠牛奶

當領先者同時使用既有事業的舊方法與挑戰者的新方法。不但不賺錢,反而還虧錢。所以新方法雖然吸引人,但不適用於領先者。

認知偏差(歷史的奴隸)

尚未驗證新方法是否有用,再加上之前成功模是根深柢固。所以領先者深信原先舊方法最好用,不重視新方法。

代理問題(飯碗保障)

就算新方法有用,經理人也想執行新方法,但顧慮到公司是否同意,也就是經理人的想法與公司組織不一致。因此經理人為了保住飯碗而以組織的想法為主,最後選擇不使用新創經營方法。

反向定位的效益

挑戰者使用新的事業經營方式,包括成本、能索取較高價格,

皆優於領先者的事業模式,

而且領先者也不敢跟進挑戰者的經營方式。

反向定位的障礙

雖然領先者想要跟進挑戰者的經營方式,

但考慮到附帶損失而決定不跟進,

只能眼睜睜看著挑戰者賺錢。

反向力量的條件

先前提到新的生產模式並不等於反向力量,

而是反向力量的其中一個條件,

新的生產模式

1.較新方法(低成本或改善性能)被發展

2.新方法所得到的產品可替代能取代舊方法得出的產品

3.領先者使用新方法的前景不佳

反向力量的發展

當小公司依靠「反向力量」成長時,

會經歷什麼階段?

為什麼身為領先者大公司會無動於衷?

當附帶損失發生作用時,

會經歷什麼階段?

挑戰者

市占率快速增加

獲利快速增加

領先者

市占率變少

無法抑制挑戰者的行動

最後,管理層動搖

屈從,但已經太遲了

反向力量的相似詞

利基技術,

挑戰者獨創、

且有專利、法令保護。

此外,

同為競爭的領先者將相似業務外包給其他公司。

結論

要尋找具有「反向定位」的公司股票,

相對於先前提到的「規模經濟」、「網路效應」更困難。

因為反向定位通常發生於較小的公司,

而關於小公司的資訊較少,

此外,在公司發展前期的反向定位需要與同領域的領先者的舊有方法互相比較,

也需要時間證明是否有用,

最後即使有用,

也被新聞財金資訊報導出來時,

股價也已經反應了、上漲一大段了。

所以,

若找到疑似具有反向定位的公司,

並且想要持有該公司股票,

最好也注意是否有其他優勢,

以保有信心來持有股票而不受短期波動影響。

參考資料:七大市場力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