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網路效益的定義
當產品提供一位顧客的價值,
會隨著使用者變多而增加。
也就是當新用戶加入時,
舊用戶們的福利也增加。
決定性的關鍵
當擁有網路效應的相似產品或服務時,
誰能率先推出,
並且擴大規模,
誰就能優先吸引到客戶的注意,
並且得到用戶的回饋、反應、意見後,
領先其他競爭者將產品(服務)做到最好,
成為該領域的領導者。
競爭關鍵
在網路效益做為競爭力的領域裡,
誰的產品(服務)的現有客戶數量會決定一切,
因為網路效益有用戶數量而影響用戶間的福利,
而有量大者得的現象。
局限性
能將網路效應當作競爭力的產業,
大多數都與個人網路的使用相關,
例如:社群軟體
但是這些社群軟體只與用戶的私人使用有關,
在商業方面的應用並不廣泛,
因此用戶種類較少。
電商方面,
電商之間的交易大多是C2C(Customer to Customer;用戶之間的買賣)或是B2C(Business to Customer;企業與客戶間的買賣),
網路效應的產業大多吸引消費者,
很少是B2B(business-to-business;企業之間的交易)。
因此,
與製造業相比,
擁有網路效應的產業(尤其是社群軟體)較少有接到「客戶的大訂單」的消息。
至於證劵交易所,
則是C2C(Customer to Custome;用戶之間的買賣),
而不是B2B(business-to-business;企業之間的交易)。
網路效益的效益
領先者能從「網路效益」得到最大的利潤,
因為領先者的用戶最多,
能提供用的的價值最多。
網路效益的障礙面
若領先者與挑戰者的用戶數量差距極大,
如果挑戰者要搶奪市占率,
花費成本會極高,
甚至難以用更大的折扣、減少利潤來吸引用戶。
網路效益的超額利潤
領先者的超額利潤來自於:
多一個會員,舊會員的利益增加的同時,減少變動成本。
哪些公司(產業)有網路效益?
總和上述,有此特色的產業有
社群媒體:FB、Line、IG等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電商:蝦皮、PChome、momo等將買家與賣家聚集在一起;
徵才網站:104、518、1111等公司與待業人員;
證券交易所:聚集買家、賣家。
結論
想要投資擁有網路效應的公司,
最好找開創者,
因為在網路效應的領域中,
有贏者全拿的特性。
而且要注意網路效應吸引的用戶,
是否會轉向其他競爭者的動向。
參考資料:七大市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