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城河|讓公司脫穎而出的魔法

無形資產

品牌

眾所皆知,

就算此品牌的新產品的內容沒有明顯升級、

甚至價格拉高, 顧客也願意買單,

定價力

也就是品牌忠誠度與信仰

最有名的例子: 「蘋果產品」與「果粉」之間的關係。

不過,

如果產品失去品牌光芒, 定價力也就消失了。

專利

產品銷售取得法律保護,

就可以完全排除同業競爭。

若要販賣相似產品,

專利擁有者就有權利向同業收取專利費,

否則,

專利擁有者就會提告, 尋求賠償。

不過,

擁有專利不代表萬無一失,

是因為

  1. 專利具有時效性:一旦專利到期,同業會模仿專利同時是優勢的部分,競爭就會蜂擁而至。
  2. 專利可被挑戰:同業想要模仿專利卻主張並未使用專利或是撤銷原廠的專利,一旦挑戰成功,同業不用數專利費也可使用原廠的專利(優勢)。如此一來,利潤將會大大提升。

特殊營運許可特許執照

有些特殊的事業需要營運許可才可以營業。

例如:

補教業、

賭場、

砂石場、

等等……

擁有執照與沒有之間對於客戶來說,

信賴程度是不同的。

而想要擁有特許執照,

需要符合許多規定、法規,

不論是工作環境、

還是工作流程都是。

而且擁有執照後才能申請某些優惠。

轉換成本

公司與客戶有高度的黏著度。

簡單講說,

客戶從A公司換到B公司要付出的代價,

遠小於客戶能得到的利益。

常見於:

手機的電信約到期,

客戶就會從事否要換手機、不同電信契約間的優惠等……

客戶與公司的關係

  1. 客戶與新公司建立新的關係:客戶到新銀行開戶要辦許多手續。
  2. 客戶離開原先的公司必須放棄舊客戶優待或售後服務。
  3. 習慣影響選擇:長期使用習慣的產品(例如作業系統等軟體),會因為習慣而不會換到新產品上。

網絡效應

產品/服務的價值會因為使用者人數的增加而提升,

功能性也會越多。

例如:

使用該信用卡的人越多,

可使用信用卡的地方也會越多。

社群軟體(FB、Line、推特、IG等)

在社群軟體內的使用者越多,

社群軟體的功能就會越多。

網路電商(PChome、蝦皮、MOMO、亞馬遜、博客來等)

在網站內的買家越多,

賣家與商品種類甚至是優惠也會越多。

成本優勢

就算是相似的產品,

只要成本硬是比別人少, 利潤就會比別人多。

成本優勢可分成四種,分別是:

便宜的生產程序、

較佳的地理位置、

特有資產、

經濟規模。

便宜的生產程序

相似的產品,

只要生產過程;

或是服務結構比別人便宜,

利潤就會比同業高。

但是生產過程容易被複製,

所以,

理想的狀態,

生產程序不易被複製。

較佳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比生產程序更不容易被複製,

尤其在「地理位置」特別重要的事業,

離產地越近、

代表運送費越便宜。

例如:

原物料相關(銅、鐵礦)、 貨櫃航運(港口)。

特有資產

與地理位置相似,

掌握某個資源,

可以節省開採、

購買關鍵資產的費用、

運送費用等。

對於依賴原物料的產業是非常有利的。

地理位置重視的是「距離」; 特有資產重視的是「資產」本身。

經濟規模

兩個同業間的規模出現的相對落差,

這個差距就是「經濟規模」。

也就是擴廠的同時,成本與產量也會增加,

購買大量的原料有議價空間, 生產大量的商品有搶市占率的可能性。

經濟規模的內容又分為:

不會隨生產商品得數量改變的固定成本:租金、水電費、員工薪資;

隨著生產商品得數量改變的變動成本:生產成本

但是,

並不是每個行業有明顯的經濟規模差異,

例如:

龐大的律師事務所(固定成本比率高)與

龐大的電子晶片工廠(變動成本比率高)

帶給同業的經濟規模影響力大小是不同的。

除了成本優勢,

經銷(運送商品的網絡)、

製造(提升產量)、

利基市場,

以上都有「大者恆大」的影響力,

經銷與製造比較好理解,都是大廠所擁有的優勢,

但是利基市場有時是小廠的優勢,但大廠未必想投入成本搶進利基市場。

不過,

如果認為經營擁有護城河的公司;

或是買入有護城河的公司之股票

就可以一勞永逸, 那就大錯特錯了。

資料來源: 護城河投資優勢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