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變數|簡單就是最好

整個投資產業都癡迷追族越來越多的資訊

想要知道的資訊種類及來源

為了在投資活動中,

讓我們能做到完善的交易決策,

所以需要更了解一家公司,包括了:

公司的財務報表、展望、產業資訊。

或是了解投資環境:總體經濟、政府的政策等。

而為了知道股市的趨勢,就會試圖理解K線圖、型態學、均線等;還會想要運用技術指標KD值、MACD、RSI等等。

又或者想要知道是誰買了該股票,

所以就查詢了三大法人的買賣、主力買賣超,還有融資融卷等籌碼面的資訊。

更多投資人會將上述的資訊同時使用,

就是希望我們可以選股、交易策略做到盡善盡美,所以能掌握相關資訊越多當然越好。

但是資訊真的越多越好嗎?

得到的資訊越多越…..

人類認為只要知道的資訊變數越多,

做預測的精確性也越高。

但是事實不然,

隨著考慮資訊變數越多,預測精確性卻沒有明顯的提升。

這是因為我們並沒有整合龐大資訊的能力

反而是隨著資料數量增加,預測的信心程度的確有明顯增加。

但是信心程度對決策品質並沒有幫助。

從結果可得知,人類的大腦並無法同時處理龐大的資訊變數。

若是電腦模型又如何?

電腦模型能同時應付大量的資訊變數嗎?

而相對於人類,對電腦來說資訊越多預測的精確度越好,

也就是說電腦能處理龐大的資訊變數而增加預測的精確性。

應對方式:

交易日誌-幫助你挑選適合的資訊

做每一筆交易或投資時,

至少記錄

投資的理由、

投資的結果、

檢討原因、

如何修正。

重複以上的流程,

就可以逐步挑選出適合自己的投資要素,

最後組成專屬的檢查表。

查表-幫助下決策的工具

檢查表是由投資人選擇投資人認為最重要的資訊變數所組成,

組成內容依每個投資人注重方向而檢查表有所不同。

例如若是注重基本面的投資人可能選擇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的利率比率等。

至於需要怎麼樣的資訊變數納入檢查表因人而異。

並沒有一定的標準。

當我們使用檢查表可以強迫投資人對股票做一系列的檢查。

幫助投資人節省大量的時間,

把時間和精力擺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上。

資料來源:為什麼總是買到賠錢股?

想要購買或了解該書籍的介紹,請參考:博客來連結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