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熱門股是獲利保證嗎?

我們寧可捨棄事實而去相信精彩的故事

某公司在法說會提到公司未來的前景會多好、

因為最近某個產品或產業會被看好、

所以相關概念股就會跟著上漲。

另外,

因為該股票過去表現都很好,

所以買該股票就保證會賺錢、

趕快買最近很搶手的熱門股。

所以…… 再不買就來不及了!

關於耳熟能詳的標的

以上的說法常常從新聞和網路等媒體上聽到,

我們常因為聽到新聞或別人提到該股票的好消息,

甚至是該公司本身或是該公司的董事長很有名而買進該股票,

又或是該股票或該公司過去表現好而買進, 但這是很不好的。

若不聽新聞、消息就不會有問題嗎?

也有些人只看技術面操作,

對技術面一知半解而且沒有自己的投資策略,

容易被其他有關技術面的消息影響,

例如:

某個技術[……]

繼續閱讀

贏家、輸家|你是屬於哪一種交易者?

欣喜若狂和自我破壞是兩種強大的心理力量,對你的交易績效有極為不利的影響

賠錢的人多

為什麼賠錢的人總是比較多?

股市中有「八二法則」,

也就是賠錢的人多,

賺錢的少。

因為成為股市贏家的原因很少,

但是導致失敗的原因卻很多。

例如:

拆解交易者的結構

旺家與哀家

旺家和哀家兩者總共占積極交易者人數的40%~50%。

當交易者一度賺錢,沒有做探討獲利原因或確認決策結果是否正確就自認為股市無風險,

而過於樂觀甚至欣喜若狂而自以為可以承擔過大的風險,

這時交易者成為了旺家

因為旺家過於樂觀而忽視風險,最後過度交易、投入過多的資金或成本。

一旦發生虧損,就連先前的獲利都會賠光光。

旺家就轉變哀家了。

旺家和哀家雖然學會怎麼在股市賺錢[……]

繼續閱讀

重複|從微小行動累積至最終目標

精通習慣由重複開始,而非完美

由重複來精通習慣,而非完美的計畫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與其花時間做完美的計畫,但是只是做計畫是不會有結果的。沒有結果就無法從中學習,無法學習就無法進步,而且做詳細的計畫會讓人有所進展的錯覺卻不用冒失敗的風險。

直接執行習慣,或許一開始會失敗,若能從失敗中學習那麼會更容易養成習慣。

另一方面,習慣的養成取決於頻率而非執行的時間長短,只要重複不斷地做出行為,大腦內的神經連結程度變高,之後大腦的神經傳遞訊息會更有效率。

最佳的養成習慣就是將習慣變成自動化

決定自動化的因素有:頻率和習慣的簡單程度

最小努力原則

省力、簡單到沒有意願也會執行的行動,執行次數越多越容易養成習慣。 例如先做低[……]

繼續閱讀

預測、機率|交易者接收到股市資訊後的選擇

處在「順境」的基本意義是你的頭腦和市場同步

如何面對市場?

人們都想要知道市場的發展趨勢,

因為知道未來的市場走向,

也就能先下手為強的布局,

那麼如何知道市場的下一步呢?

市場會透露出……

市場是什麼?

市場聚集買方、賣方、資金以及商品進行買賣的地方。

在市場裡充滿了許多消息,

有人釋放了消息;

有人依消息行動。

有人賺錢,

也有人賠錢。

市場的特色

雖然說股市發生的事都不是新鮮事,

例如漲多必跌、跌深反彈。

但是股市並不存在所謂相同或相似的事件,每一刻都是獨一獨二的,

所以沒有「萬用」的投資策略或是進場訊號。

那為什麼許多投資人一看到某個訊號就急忙地進場,

就像直覺反應。

為什麼呢?

市場對投資人的影響:

投資人面對股市資訊時[……]

繼續閱讀

模仿|模仿也是建立習慣的一部分?

遇到提示後

遇到提示後,會引發渴望或欲望,例如生理的飢餓、疲憊以及性慾;或是心理上的追求成就感、榮譽等。

其中渴望就是缺乏某些東西的感覺。 而欲望就是當下狀態與未來想要的狀態有所差異的狀態。

當以上兩種情緒發生時,大腦就會分配身體能量去做會滿足渴望或欲望的習慣或行為。這時候大腦不只是會在體驗滿足時期會分泌多巴胺(一種神經傳導物質,會影響大腦的情慾、感覺、興奮及開心等信息傳遞),也會在預期滿足時,但尚未實現獎勵分泌多巴胺。

一旦大腦分泌多巴胺,人類就會感到快樂、興奮以及上癮感,也就是說只要此習慣能讓大腦分泌多巴胺而感到快樂,讓人對習慣感到欲罷不能的感覺。習慣就可以容易養成,不論是好壞習慣都是如此。

如何讓[……]

繼續閱讀

資訊及變數|股市可以提供給投資人的是……

市場幾乎隨時都可能表現任何行為

如何面對市場?

人們都想要知道市場的發展趨勢,

因為知道未來的市場走向,

也就能先下手為強的布局,

那麼如何知道市場的下一步呢?

市場會透露出……

市場會給予投資人的是

市場包含,或者是股價反應著,

在市場內所有人的行為,

不只是買賣行為、

公司的營運結果、

以及聽到消息後的反應。

市場就是提供各種消息的集散地。

資訊種類

現今我們面臨的資訊太多了,太複雜了。

這些消息就好像各式各樣的人;

有人告訴你:國際的總體經濟(GDP、CPI等等)、產業狀況

有人告訴你:公司的財報、對公司未來的展望。

也有人告訴你:K線、趨勢線、震盪指標等等

甚至,

同一件事,會因人們的立場或看法不同而會分成正面和反面資[……]

繼續閱讀

提示|讓習慣與明顯的提示做連結

先分辨哪些習慣是好是壞?

為什麼要先觀察習慣?因為我們的一天基本上就是由許多習慣組成。所以先觀察並且辨別一天中的所有活動中了解哪些是好習慣可以維持下下去;哪些壞習慣是必須根除,也有些習慣是無關痛癢,

好壞習慣的定義取決於你想成為怎麼樣(例如健康或有理財能力)的人,為此要做怎麼樣(運動或記帳習慣)的改變。

為了觀察行為,寫日記或是在睡前回想一整天的行程都是不錯的方法。

開始新習慣最好的方式

開始一個新習慣可以先自我提醒,

提醒的內容包括時間地點以及行為(習慣)

例如

我現在(早上6點;時間)要到附近的公園(地點)進行慢跑(行為或習慣)。

越詳細越好。

如此一來,可以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如何達成目標,

甚至可以[……]

繼續閱讀

報酬與安全|選擇進攻策略還是防守策略

有資深投資人,也有大膽投資人,但是沒有資深又大膽的投資人

霍華.馬克斯<投資最重要的事-採取防禦型投資策略>

進攻策略與防守策略

進攻策略就是想要追求超過大盤的報酬率所使用較為積極和願意接受高風險的策略,也就是成為贏家;防守策略就是避免做出失誤或不做錯事,不成為輸家。

進攻策略是挑選接受高風險下的高報酬之標的並且集中投資,單筆資金投入或是使用槓桿來獲得高績效,因此在選擇標的和投入時機不那麼注重。

防守策略則是避免虧損也就是排除在投資中表現較差的投資標的,而且會分散投資到不同產業的投資標的,為了達到此目的則會採取高標準來選擇標的。

防守策略在投入資金時,若非低價絕不出手,而且有較大的誤差邊際,為了在不符合預[……]

繼續閱讀

目標或習慣|小小習慣、大大改變

微小的改善累積起來,成果來得比所有人的預想都快

原子習慣的驚人力量

人們往往嚮往一個驚人的變化或是能一步登天,

例如減重、工作、財務或是其他目標,就能改變人生,而忽略了每天一點一點的改變(習慣)。

習慣的積累就像複利效應,不論是進步還是退步只要經過時間變化,都會有驚人的變化。

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下去?

因為人們總是認為只要努力,成果馬上會顯現出來(努力與成果呈正比)。

但事實上並不是,一個習慣的養成或改變往往會遇到「停滯期」,

例如:運動減重一開始很順利,但會遇到「停滯期」,體重無法再下降,並且維持很長一段時間,最後因為無法再看到明顯的成果就放棄。

有停滯期就代表你還沒有具備跨過停滯期的能力,

也代表你還沒[……]

繼續閱讀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