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遇到倒楣事時,並且讓人感受到不幸的感覺。因為滿腦子只想這些事,進而會放大當時的感受(高估某個時刻對自己整體幸福感的影響力)。然後就比較容易做出錯誤的決策,通常是針對或解決當下被放大的感受而做出的決定,而非對長期時間或是對未來做出有益的決定。
[……]
時光旅行和求真團體|改善決策品質的利器
想像自己將如何與夥伴討論這決策
讓過去與未來的自己幫助你做決策
在心智時光旅行中,過去的經驗與決策以及結果,再加上對未來的憧憬,或是為了避免不想要的未來,就形成的現在所做的決策。
此外,若在不願感到遺憾的事情納入做決策之前,而時光旅行的目標,就是讓我們先打斷當下的決策,從過去和未來的觀點考慮如何下決策,並且逐漸養成習慣。則可避免做出不好的決策。
如何相遇過去和未來的自己?
以過去的經驗做為借鏡是很容易,但是如何進入時光旅行與未來的自己相見?「十、十、十」的方法可以引導我們與未來的自己相見,也就是做決策之前心問自己:做每項選擇在十分鐘後會帶來什麼結果?那十個月後呢?十年後又如何?此方法也可以帶我們回到過去[……]
錯誤|一項錯誤決策的始末
別在「失常」時,魯莽做決定
決策的開始
提示:也就是最近發生的事,會刺激人的情緒,於是會放大人們對於事情的感受,更糟的是會扭曲事情,無論是職場生涯、做出投資決定、處理人際關係以及生活大小事。遭遇到的事情會影響當下的情緒,進而失去做決策應有的冷靜和理性。所以不適合做決定,但是人們偏偏就是喜歡急於做決策,認為越快、越積極做出決定,就可以馬上扭轉情況,但事情往往會越做越糟。
一開始的發言,代表決策的走向
失言,即人們因發生事件而引發的第一個感受或想法,然後脫口而出的言語代表著某些思維模式或是沒有思考,順從了偏見,或是依賴反射性思維,最後放棄了求真的態度與過程並且做了錯誤的決定。
失言大概可分為以下的類型:
- 確定[……]
求真|資訊的正確性對於決策的重要性
「耳聞為憑」是人性
訊息「求真」化的過程
- 此訊息的來源?訊息內容是否正確?如何更新訊息?
- 此訊息的對立面是什麼?是否有我不知道的事?
- 有錯過了什麼?
而所謂「求真」就是不論真相是否符合目前的信念,仍舊追求真相。但是求真的過程與人們處理訊息的方式並不同,人們並不會因為新訊息而改變信念,而是會保有原來的信念來扭曲新訊息。
因為信念的不同而面對信念的處理方式也會不同,即使我們面對與信念相牴觸的事實,我們也會忽視他們。一旦遇到與自己的信念衝突的新訊息會有以下兩種結果
- 大幅修正自己的看法。
- 忽視或駁斥新訊息。
一般人發現自己犯了錯感覺會很差,所以不願承認自己的錯誤。另一方面,只要發現與我們有相同的新訊息,都會毫不猶豫的接[……]
決策|決策對於生活的影響?
生活如同打牌,而非下棋
玩撲克與下棋哪一種比較像做生活決策?
定義決策錯誤
我們在生活中所做的決策或多或少都會牽扯到運氣,即使我們依照正確流程做決策,我們都有可能有壞結果(運氣差);例如行人遵守交通規則過馬路,卻被其他闖紅燈的機車騎士撞。
更嚴重的是,我們會將錯誤的決策但得到好結果誤認為是技巧,因而之後做出相同錯誤的決策;例如機車騎士闖紅燈卻沒事,因為沒事就認為是技巧好,所以之後也會繼續闖紅燈,殊不知這是錯誤的決策,因為闖紅燈而出車禍比沒闖紅燈的機率還來的高。
因此,我們若只看結果論判斷在特定情況下出現的某個結果,就判斷決策是正確或錯誤。這就是因為過度[……]
景氣|利用周遭資訊來分辨景氣熱度
也許我們從不知道要去哪裡,但最好清楚了解我們在哪裡
霍華.馬克斯<投資最重要的事-察覺所在的景氣位置>
整理自投資最重要的事-察覺所在的景氣位置
如何分辨景氣位置?
我們可以從市場熱度評估來了解我們現在位於什麼位置,
大概可以從可獲得資金的容易度、央行的利率、股市的熱度、股民對於股市是樂觀還悲觀、參與股市的人數多寡、投資股市的風險、
甚至是對於經濟展望的看法,都可以定位我們現在所屬的位置。
辨別景氣位置又如何?
我們可以根據了解周遭發生的事情或是投資環境,來決定我們的投資策略。
就如同我們會依天氣好壞來決定是否要增添衣物、是否要帶傘。
但是並不代表知道我們身處哪個位置,就能精確的知道接下來會[……]
鐘擺|用鐘擺效應來解釋股市運作的原則
只要有鐘擺效應的概念,就會有機會給了解鐘擺效應含意的投資人避免過度的一昧追高或樂觀導致最後損失慘重。同時也能在低風險下賺取不尋常的報酬。[……]
情緒|投資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許多人會依自己的分析認知得到的結論來決定投資策略,例如分析基本面的財報各種經濟指標、技術面的K線型態、籌碼面的主力買賣超,甚至於總體經濟的各種經濟指標。但是卻沒辦法承受心裡帶來的強大影響。所以要探討投資時會有受到哪些心理因素影響。[……]
低報酬|如何面對只有低報酬的投資環境?
在低報酬環境別想賺到高報酬
霍華.馬克斯<投資最重要的事-耐心等待時機>
從低報酬市場得到獲利的方法?
- 照樣投資,假裝沒這回事:市場並不是一座許願池,市場不會因為你想要高報酬就提供給你。
- 無論如何,還是去投資:委屈接受在市場相對低的報酬。
- 不管怎樣,還是要投資:忽略短期風險,專注在長期風險。但是判斷市場的時機和資產配置都很困難。
- 保留現金:等待投資機會,但對於需要讓金錢無論何時都能有效利用的人(例如經理人或已經借錢要投資的人)。
- 將投資集中在「特定利基和特定的人上面」:但要找出有天分、重視紀律、而且能持盈保泰的經理人並不容易。
如何應對只提供低報酬的市場?
當我們遇到經融危機或是黑天鵝等不可預測的事件發生時,[……]
思考|用第二層思考來進入股市?
投資思考必須與眾不同–
霍華.馬克斯<投資最重要的事-學習第二層思考>
若要獲得高獲利,你必須……
若是要追求打敗大盤的績效,除了思考要與一般投資人不同,而且還要更好的思考力,並且要拉高層級。其他投資人也許很聰明、消息靈通、資源豐富等…。所以必須要找出你獨特的優勢,注意到其他人沒注意到的事、沒想過的事、別人錯失的機會。總結就是思考必須與別人有所不同。
例如若是只使用第一層思考的投資者發現有一檔便宜的股票,就會想馬上買進。但是第二層思考的投資者則是會思考股價會便宜的理由,是公司營運有問題進而影響股價?還是因為市場低估了該檔股票?對這件事的看法有多正確?有多少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