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下而上的選股法︱增加自己的手牌

由下而上的選股法

先從眾多上市櫃公司找出理想目標,

針對公司的營運能力(商業模式、護城河)、

財務報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

估值(股票的價格、公司的價值)、

未來前景等做研究。

量化篩選,數字會說話

台股上市櫃總共會有一千七百多家股票,

我們沒這麼多時間,

也沒必要一家一家地篩選股票。

一開始可以利用股票網站、看盤軟體的選股功能,

篩選出一籃子的標的,

例如以下:

估值

評估公司的價值與該股票的價格之間是否有利可圖,

找到被低估的股票,

而且要相信此標的會上漲,

無論是公司獲利增加而引起投資人關注而買進,

還是市場還給他們公道都好。

要找便宜的股票,

常用的指標包括本益比、本益比成長比、股價淨值比等

財務績效表現

一家公司的財務報表的好壞,

例如:

損益表:營收、毛利、營業利益、淨利

現金流量表:營業、自由、投資、融資的現金流

資產負債表:

都會反映在股價上,

質化分析,看這家公司是否像表面上那麼好

做了初步的篩選後,

再看標的的相關消息或新聞縮小範圍。

常常看到相關消息,

但是不知道是對公司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消息內容包括了以下:

併購

併構是指一家公司(收購方)買下另一家公司(收購目標),

可以增值、改造、補強收購方的資產,

為進行收購的公司增加長期價值,

一個成功的併購策略包含了:

轉型交易

透過併購而大幅改善收購方的成本與成長,

進而改變營收於盈餘。

產業整合

收購方除了財務得到改善、也得到產業轉型的機會

收購目標有資金挹注。

因此併購的結果是雙贏。

適合的收購目標

有收購方想要的一項產品、服務,

同時有便宜的價格。

有成功經驗的收購方

收購方除了有健全的自產負債表(有錢收購),

還要有收購的成功經驗,

也就是收購後有圓滿的增值記錄的公司。

景氣好時,能增加的績效表現;

景氣差時,能抵銷營收和盈餘的不利因素。

市場對於併購案通常有正面的看法,

所以收購方的股價通常會上漲。

不過,併購也會有風險,

收購後的財務表的判讀,

收購後的股價是否被高估。

資產分割與撤資

資產分割會出現在母公司IPO,

IPO 是首次公開募股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的縮寫,

意思是公司第一次將股份向公眾出售。

或是將母公司的其中一個賺錢的部門,

獨立出來上市,

擁有自己的管理團隊、董事會以及股東。

通常會進行資產分割是認為分開上是比沒分開來更賺錢才會如此。

分割出的子公司因為資訊較少,

或許有驚人的表現。

撤資

減少不賺錢的部門或子公司來增加母公司的價值。

透過以上兩種方法,

因為母公司發生激烈變化,

所以市場會重新評估母公司的價值。

企業重組與改造

重組

或許一開始是好公司,

但是因為一次錯誤的決策導致陷入破產危機,

為了導正錯誤而進行重組,例如:

過度激進的資本結構(過多的舉債):整頓資產負債表

沒有競爭力的成本結構(成本過高):削減成本

執行力不足:重組新的管理層。

通常哪裡出問題就從哪裡改進。

但是,若是根本的商業模式出問題。

就會面臨破產的危機,

這時會有人會買公司的債權,再進一步將債權變成股權(也就是擁有權)。

當公司為了擺脫破產的情況,

而會透過出售、IPO、重新上市的過程中獲利。

改造

解決公司的破產問題的另一種方法則是外部聘請執行長來整頓公司,

利用局外人的角度來解決問題。

股票回購與股利

當公司的管理層認為他們的股票被低估,

所以大舉回購自家股票已表示對自身公司有信心。

因此當我們看到相似的消息時,

因為該公司對自家股票有信心,所以一般投資人跟著買準沒錯。

是這樣嗎?

還是這只是嘴上說說而已。

需要回顧過去回購股票記錄與達成率,

才能判斷該公司回購股票是真是假。

針對股利投資人有不同的看法,

以股利為獲利來源的投資人會看每年的股利是否穩定;

而股利殖利率是常用來判斷股價是否便宜的方法之一,

要注意的是公司是否將賺來的錢全部發股利,

或是發放股利的錢超過自由現金流;

甚至是借錢發股利的公司要特別注意。

首次公開發行(IPO)

能申請IPO的公司,

在商業模式和財務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礎。

新IPO上市的股票有以下特色:

市場較少人關注、

相關資訊較少所以資訊落差較大、

價格與同業市場相比較低

除了量化選股、質化分析之外,還有

就算有量化選股、質化分析,

也未必會對該公司的股票有信心,

另一方面,

不是每個投資人都知道如何設定篩選條件;

不是每個投資人都看得懂公司的相關消息。

基於以上條件,

就是參考別人怎麼做。

內部買進與所有權

公司的內部人會比一般投資人更快、更了解該公司的情況,

所以當公司的內部人員認為他們的公司股票會上漲時,

就會先買進股票,

等著股價上漲。

所以一有內部人買進公司的股票之消息出現,

其他投資人也會跟風買股票。

追隨成功的投資者與激進投資者

一般投資人或許沒時間做功課、

也沒能力了解標的、了解新聞內容。

所以就會追蹤一些財經專家、股票達人,

延伸至參考籌碼面的主力買賣點、分點等等……。

這種選股法較適合一般的新手投資人,

可以利用軟體過濾掉地雷股,

不過時間花在大量的閱讀各種消息與判斷。

參考資料:當代財經大師的選股邏輯課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