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行為財務學的由來
儘管股民擁有優秀的數學、財務和會計能力,
但這不表示能在投資過程中賺錢,
因為股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此外,
大多數股民都嘗試預測股價,
不論是基本面計算股票的價格與公司的價值;
還是技術面嘗試計算股價的走向。
但卻有人認為無法預測股市。
何謂市場效率?
市場效率主張股價已反應一切,
包括每一項資訊,
所以嘗試預估未來股價是無意義的。
市場效率的假設是所有關於市場的資訊是公開且透明,
每個人都能同一時間得到相同的資訊,
沒有資訊落後的問題。
而且所有參與者都是理性且做出正確的決策,
所以價格已經反應所有已知的資訊,
最後市場股價可以完全反應所有參與者的動作,
因此市場有效率的。
市場效率的盲點
每個人對於接受市場消息的速度與重要性都不一像,
因此做的決策也不相同,
所以無法證明市場有效率的。
而有另一派的人也認為市場不可預測,
提出了「市場先生」。
市場先生
市場先生每天提供的價格都不一樣,也不穩定,
更重要的事,
所有的市場參與者都深受影響,
無一倖免。
一段時間開高價:不斷創新高引起股民的興奮情緒而一直買高;
有時一直開低價:一直破前底把所有股民嚇跑不敢進場
起起伏伏,完全無法預測。
研究在此過程中影響股民的各種情緒,
就是行為財務學的目的。
行為財務學所研究的情緒包括了
過度自信
大多數人通常認為自己比其他人聰明,
也過度高估自己技能、知識,
再加上只採用能證實自己的資訊,
而忽略不利於自己的資訊。
最後過度自信的人不但做出錯誤決策,
而且一旦這種人越多,
就會影響整個市場。
過度反應偏差
人們過度強調幾個偶發事件,
並且認定看到了趨勢,
也就是把偶然當成常態。
此外,
再加上「過度自信」所以會非常看重自己最新取得的資訊,
並且這些資訊進行非常膚淺的推理,
很快做出錯誤的決定
壞消息就過度反應,
好消息就太慢反應。
隨著資訊傳播快速,
股民可以隨時隨地檢查投資績效,
會加深過度反應的效果。
規避損失
人們對於賠錢的懊悔、痛苦程度,
是贏錢的2倍甚至是2倍半,
也就是不對稱的規避損失。
因此規避損失的心態會使股民過度保守(小賺大賠),
所以股民的策略容易小賺就出場;
大賠則是「不出場就不算真正的虧損」的鴕鳥心態,
而無法做到大賺小賠。
心理帳戶
明明金錢都是一樣的,
卻會對不同來源的金錢的處理心態卻不同。
也會影響如何決定投資和選擇管理投資,
與我們如何思考金錢有很大的關係。
例如:
工作來源的薪資會非常珍惜;
意外之財的獎金則會比較揮霍。
用來解釋為何股民不把表現很差的股票賣掉,
因為股民認為除非賣掉,
否則認為這些損失並不存在。
因此心理帳戶能解釋我們對風險的承受度,
會因為金錢來源不同而承受度也就不同。
短視的規避損失
儘管股民都知道長期投資(存股)的好處,
但是卻無法做到的原因,
也就是短期內的虧損造成股民形成情緒失控,
最後短視、股票越做越短(從存股>波段>當沖)的原因,
就是之前所提到的「規避損失+頻繁的評估績效」。
規避損失:害怕虧損;
頻繁的評估績效:強化規避損失的心態,越來越無法承受虧損,
即使只是回檔,
也會誤認為是趨勢改變。
如何改善:拉長衡量股票變化的時間。
旅鼠效應
不管合不合理,
都會追隨別人正在做的誘惑,
就如同專業基金的體制中;
一般般的操作很安全、
堅守作法才會得到獎勵、
但並不鼓勵「獨立思考」。
另一方面,
一旦新聞報導有人買進XXX股票元賺大錢,
或是最近的熱門股,
股民總是跟風的去買進該股票,
完全沒有「獨立思考」。
管理情緒陷阱
股民因為手中持股股價出現不正常下跌,
而自亂陣腳、過度擔憂,
就把自己的基本優勢轉變成基本劣勢。
巴菲特如何克服
巴菲特能夠長期成功,
因為巴菲特的波克夏擁有某些公司的股票,
同時也擁有公司的經營權,
因此,
巴菲特不但可以得到第一手資料,
甚至可以影響公司營運。
一般人如何克服
但是一般投資人或交易者並不是巴菲特,
無法能得到第一手資訊,
更無法影響公司的發展。
不過,
我們可以克制因周遭環境的變化而影響我們的情緒,
及維持理性思考,
如何不被周遭環境影響,
可參考心理學博士的深度交易課:透過每日五分鐘正念練習和尖端心理學實現最佳交易表現
如何維持理性思考
可參考慢觀點︱如何長期投資?
結論
懂得選好公司的股票、
也會建立投資組合、
以及了解長期投資的好處後,
也未必就能賺錢了。
因為人心容易被影響,
影響投資想法、
影響投資策略。
此時行為與金錢的互相變化,
就稱為行為財務學,
妨礙我們在股市賺錢。
不過,
只要了解行為財務學的來源與影響,
就能大大降低傷害。
參考來源:巴菲特的勝劵在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