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看不見卻明顯影響股市

李佛摩的經歷

標的:

紐賀文鐵路(New Haven)

背景:

紐賀文鐵路股價曾高達255美元,

而且知名人士都持有該股票,

並且紐賀文鐵路被大家認為不會倒閉。

但是,

新總裁上任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例如紐賀文鐵路用不合理的高價(一千萬)收購其他鐵路公司的資產(兩百萬的電車系統。),

事出必有因

許多人甚至是董事會成員質疑新總裁的決策,

首先紐賀文鐵路的內部成員察覺問題(營運狀況不良),

因此內部成員開始賣出持股。

股價下跌,

股民開始騷動並急於了解原因,

但公司方代表總是說沒事,

只是有心人士賣空。

並聲稱該有心人士遲早會被嘎空。

當內線集團一邊高價賣出股票,

一邊鼓吹股民持續買進,

不論公司方是否誠實,

最重要的是,

無法思考的股民[……]

繼續閱讀

錯誤︱使我們成功的關鍵

李佛摩的經歷

標的:棉花

背景

派西.湯姆斯向李佛摩提出投資同盟,

雖然李佛摩拒絕,

但是兩者頻繁見面,

儘管兩者對市場(棉花)的看法不同,

但是李佛摩還是被派西.湯姆斯說服,

李佛摩失去自己的眼光,

同時,李佛摩被迫使用派西.湯姆斯的交易系統,

當違背自己的交易原則、觀念與個性時,

就會虧損。

錯誤的定義

錯誤不是虧損而已,

因為「虧損」也包含了試水溫的成本-起始風險

(詳見起始風險|停損雖痛苦但有用

而是指無法按照預期計畫的衝動性交易,

錯誤的壞處

錯誤除了會耗損金錢、浪費時間,

更嚴重的是會打擊交易者的交易信心,

常見的錯誤種類

盲目跟風

不想經過努力就想要明牌,

或是不獨立思考,

我們購物時,

都在追求CP值,

但是在股市交易時,

任由[……]

繼續閱讀

交易︱職業與業餘作手的差別

李佛摩的經歷

標的:小麥

背景:

報告顯示,

冬麥產量與去年持平,

春麥產量大。

報告出來時,

李佛摩連想到煤礦和鐵路工人的大罷工,

導致交通癱瘓,

影響運送冬麥的時程,

一旦解決罷工問題的同時,

又會運送春麥,

同時運送冬麥+春麥。

供給增加,

需求不變,

價格下跌。

所以李佛摩想要進行賣空(先買後賣)

操作:

李佛摩賣出25萬英斗小麥以測試市場熱度,

價格跌四分之一美分,

表示市場熱度不高,

因此又賣出25萬英斗、市場吸收、價格跌(賣壓);

如此循環,

直到市場暴跌。

李佛摩再伺機回補空單。

何謂交易

當買家想以低價買進;

而賣價想以高價賣出,

低價等於高價時,

就會成功交易。

聚集許多買方與賣方的地方,

就是市場。

那麼如何以理想的價格來買進(賣出)[……]

繼續閱讀

自我︱股票作手必須對抗許多敵人,包括他自己

李佛摩的經歷

背景:

聯合太平洋鐵路

從價格走向判斷出有人吃貨,

認為價格會持續上漲,

所以開始買進(買進股價160美元)。

股票經紀人-哈定卻說是該股票是別人倒貨給李佛摩,

並且認為聯合太平洋鐵路隨時會崩盤,

所以建議李佛摩趕快脫手。

而李佛摩也照辦,

賣出所有聯合太平洋鐵路(賣出股價162美元)。

後續發展:

聯合太平洋鐵路董事宣布配股一成,

也就是手中持股會增加,

代表聯合太平洋鐵路董事相信自家股票會再漲,

所以股利大價買進他們的股票。

雖然有人抨擊、專家們還在猶豫時,

聯合太平洋鐵路的高交易量以及高價格。

但是李佛摩因為經理人哈定的質疑,

而拋棄自己的準則(之後都以”自我”表示),

錯失賺錢的機會。

那麼,

自我是什麼?

對於交易[……]

繼續閱讀

市場︱最大且合法的賭場

李佛摩的經歷

背景:

北太平洋鐵路(Northern Pacific)

判斷北太平洋鐵路在大戶主力間的對作之下會有崩盤的情況發生,

雖然持有空單,

卻在異常情況下輕易的被洗出場(停損設太小,容易停損出場)。

修正前:

觀察股價的波動方式,並預測價格的波動方向

雖然在短時間內進賣出賺價差,

一開始有小獲利,結算時卻是虧損。

卻是以「市價」下單,

意味著一定要賣到或賣出。

雖然李佛摩的年代是以向交易員下單方式為主;

與現在可以用網路或手機快速下單不同。

但是「再不買就來不及」的心態下,

會使交易者容易追價。

解決方式:

以「限價」代替「市價」

遇到的困難:

常常買不到標的,

眼睜睜看著股價揚長而去。

修正後:

放棄預測價格波動,研究價格(大[……]

繼續閱讀

投資屬性指南

各位客戶您好,

感謝你對該筆記「投資屬性指南」有興趣,

我正努力撰寫中,

但是進度上未達到可以上架的程度,

若您想第一時間得到相關消息, 可以點選最上方的訂閱。

[……]

繼續閱讀

建議︱進步的關鍵

建議與回饋的意義

練習的當下,

我們很難知道自己做對什麼、

做錯什麼、

甚至是盲點,

總是在事後才能知道。

不過,

若能從練習後的建議或回饋中,

得到進步或修正的秘密。

好的建議與回饋是指?

明確性:哪些部分好?哪些部分不優?

若得到的建議與回饋不明確,

無論是

沒有內容的正面評價還是

惡意的負面評價,

都無法從此得到進步的契機。

有效建議的核心特徵:明確性。

例如:

針對料理、畫作、簡報、運動等中的某項元素提出觀點,

而不是籠統的提出看法(例如好棒、爛透了,就沒有然後)。

從何得知建議與回饋?

想得到最有幫助的建議,

莫過於是在同領域的專家,

經驗遠多於我們專家,

除了能幫我們解惑之外,

一定會看過我們所沒注意的盲點

但是,

真的是如此嗎?

專家[……]

繼續閱讀

模擬︱練習不是重複同一動作就可以

練習是縮短現實與理想的方法,

也是最努力實踐的階段。

但是,

卻被忽略細節,

認為只要重複做一件事就能進步。

什麼是「高品質練習」或「有效練習」?

練習:多想少做

在實際練習前,

想像、模擬事情的開始、過程,

以及最後練習成功的畫面。

但是我們沒辦法憑空想像出練習的畫面,

而是要從過去的經驗為基礎,

進而想像出畫面。

經驗轉為智慧

反思實踐:

花時間反思自己的行為。

例如:

哪些方法是有用的?

哪部分有進步的空間?

是否還有其他的嘗試?

強迫大腦進行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合乎事情所預期,

而不是陷入直覺反應或是例行公事。

一旦我們沈思自身的行為,

則會找到有用的捷徑,

以提升表現。

新手指南

寫日誌、記錄聽起來很枯燥、無聊

卻是有能以低成本的方式來修[……]

繼續閱讀

避險︱避開危險的方法

需要避險的原因

避險,就是避開危險。

雖然「失敗為成功之母」,

「從失敗中學習」,

但是若能事先知道失敗的原因,

就能避免失敗,

少走先些彎路。

失敗的定義

事情發展與不如預想,

或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事情發展與不如預想,

或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也有很大的可能性是無法達成目標,

甚至是錯誤目標。

失敗的結果

無論企業還是個人,

失敗往往會損失金錢、

時間以及信心受損、一蹶不振。

雖然說「從失敗中學習」、

「失敗為成功之母」。

但是,

在現實中似乎不會有累積經驗。

誰容易失敗?

看似競爭激烈的運動、音樂、藝術領域,

卻是容易有進步空間,

因為上述領域有經過

競爭、

明顯的勝負規則、

回饋。

例如:

每項運動領域都有比賽競爭,

每項運動領域都有勝負(數字化等[……]

繼續閱讀

數字︱用數字說話

計分板用意

計分板能將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抽象差距進行

量化、具體化、明顯地感受出差異。

例如:

為了健康、體態而須減重多少公斤;

為了購物而需要存多少錢;

為了繳清貸款而須還多少錢;

為了熟練技能而須練習多少時間;

等等……

或是績效指標

例如:

業績增加代表幫公司賺錢;

餐廳的翻桌率增加代表客人絡繹不絕;

流量增加代表知名度提升;

確實知道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後,

有助於進行何種改善策略。

為什麼用數字表達會有用呢?

人人都喜愛數字

數字、指標可幫助我們掌握具體,

而且在任何領域的正確指標都有助於我們成長。

因為「數字」本身具有「數位推力」的影響力,

讓不具有意義的數字,

對行為造成策略性的改變。

滿足人類的心理需求,

包括:

歸屬需求、[……]

繼續閱讀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